close
人在失意的時候能有親人相伴、知己相挺最好不過,萬一沒那麼幸運怎麼辦?
我很少在面談時詢問求職者的宗教信仰,以免顯得自己的面談不夠專業,也可能涉及就業歧視。
但對於失魂落魄的求助者,有時我會問他:”平常有沒有宗教信仰?”
好的宗教有勸人向善、教化人心的作用,更能激勵凡夫俗子勇於面對困境、突破萬難。
最常聽到的「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就是證嚴法師的慈濟四神湯,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則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曾經鼓勵許多人的”處事四態度”。
兩位佛教界的大師,簡單的幾個字就點出為人處世的真理,所以深受世人的敬仰。
其他的宗教也多有類似的作用,端看信徒如何心領神會。
心理諮商的理論中有所謂「壓力緩衝盾」,藉由宗教信仰採取積極的人生態度就是其中一種作用。
十幾年來,我固定每個月會找一天到附近山上的土地公廟拜拜,就像去拜訪一位長輩。
國三的時候,正為升學壓力所苦的我,曾跑到附近的教會去要了一本聖經,
每天睡前我會跪在牀前默念”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然後向上帝許一個願後才就寢。
在那些日子裏,我遇到困難就禱告,遇到好的事就當做神的恩典,遇到壞的事就當做上帝給的考驗。
雖然心裏很清楚所有的問題最終都得靠自己去解決,但在覺得自己渺小跟無力時,
冥冥之中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支持著,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相信所有的不幸終會過去,那真的很好。
不一定要去跟著媽祖遶境、去參加朝山活動或每周去教堂才叫做有信仰,
Belief 這個字,有(宗教)信仰的意思, 也可以翻譯成”信念”。
不必然每個人都得信仰某一種宗教,但至少要心存一絲信念,一種中心思想。
有的人為自己而活,有的為別人而活,都是價值所在。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生活很辛苦,請記得保持正向信仰,如果心中有太陽,即使雨天也會有彩虹。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