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五的下午趁著職務之便,跟著秘書們上了三個小時的禮儀訓練。講師是從國際禮儀協會請來的名師,她穿著合宜的服裝,有著一副好嗓音,還帶個準備周全的秘書隨行。在我簡單的開場之後,老師問大家,老闆給員工最好的禮物是什麼?大家沒回答,老師說:「大家心裏大概想的是『錢』吧?覺得給錢比較實際,是不是?但錢給得再多,總有花完的時候。若給的是訓練,妳把它學成就轉為自己的專長了,不論日後還在不在這家公司上班,專長都會帶著走,那是不是更好?所以大家今天真是有福氣,公司特別為大家開這門課程,希望送給妳們一份有價值的禮物。」
課程內容挺充實,還有很多演練的部份,我一邊看老師的示範,心裏覺得慚愧,剛才一陣兵荒馬亂,我的接待禮儀實在不及格呢!這課程,去年幫秘書們排訓練時也跟著聽過一回,但老師不同,場地跟學員人數也差異很大,這回是小班制,師生間的互動機會多些,老師會隨著企業文化差異調整教學方式跟內容,大家都覺得受用。
在人力資本理論的角度, 人力資本是影響勞工生產力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資本是可以透過藉由投資來增加的,主要的投資管道就是教育跟職業訓練。許多員工會抗拒公司安排的教育訓練,覺得公司規劃的課程或師資都不符合他們的需求,反而自費去外面進修,學語文、考證照、拿學位。我曾經感到迷惑,人資到底應該安排員工想學的東西,以提高員工的出席率?還是應該規定員工學習公司所需的專業訓練?在接觸人力資源經濟學之後,我會把員工想學的東西視為員工福利,把公司所需的核心專長培訓視為必要的投資。如果訓練預算有限,我會想辦法讓學員覺得公司規劃的課程跟他們的需求是一致的,如果預算較寬裕,我會謹慎的評估”福利課程”的學員是否正是公司值得投資的潛力員工?最近公司出錢讓一批員工去參加外語能力檢測,有幾位員工在拿到成績單之後就向公司遞出辭呈,雖然錢不多,而且員工本來就有轉換工作的自由,但我心中多少有點遺憾。
訓練是老闆送給員工的禮物,那訓練記錄就是員工的人力資本存褶。很少有人會把自己曾經受過的訓練做完整的記錄跟歸類,那有點可惜,就像有人從不去看自己的戶頭裏到底還有多少錢,若不是非常富有就是因為缺乏金錢概念而導致兩袖清風或滿身負債。下次公司再有好的訓練機會時,還是趕快去爭取報名參加吧!多賺點喲!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