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在MSN的暱稱掛上"流動員工"四個字,連續接到數則好友的傳訊,問我是不是工作上有什麼問題?面對好友的關心,我真的很開心,只好笑著一一解說這個名詞的由來。
 
 調到集團總管理處之後,HR的定位就不再只是一家公司的HR,而是要服務集團幾十家大大小小公司的HR,負責招募的人尤其是,當一家新公司成立,招募的需求量最大時,進駐服務是最直接的方式。幾年前興起所謂”行動辦公室”的概念,透過網路技術及知識管理(KM),在企業的入口網站(EIP)上可以即時獲得工作所需的各項資訊,讓員工透過NB或PDA就可以隨時隨地開始辦公,而不必非得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才行。甚至有些公司不再設某些部門員工的固定座位,把辦公室弄得像網吧,目的就是要員工除了開會之外,最好多多出去拜訪客戶、接些生意回來,不要成天只躲在自己的partition裏作白日夢、用公司的電話聊是非。
 
 所幸的是,我在某個辦公室裏仍保有一小塊partition可以安身。所以早上搭車到A地某公司工作,到處跟同事借電腦看文件、印資料,中午又搭車返回自己的辦公室,跟同事開會,處理一大堆的待辦事項,一周至少有三天要過這樣的生活。有些長官常覺得奇怪,不管在哪個辦公區塊常會看到我,(集團在台北縣市從內湖到中和、三重、中正、松山等地有多處辦公區塊),問我現在是屬於哪個公司的員工啊?其實我跟那個長官是同一家公司的啊!只是我們的命運都相同,就是領一份薪水做多家公司的工作,勞健保掛哪一家公司根本就無所謂!至於薪水有沒有多一點就別問了,想計較的人還是另謀高就吧!
 
 這樣的日子大約在六年前就經歷過了,當時的公司接了竹科某設備商的招募委外專案,由我帶的team負責該公司全部的招募作業。除了派遣兩個專員進駐客戶公司處理例行性的履歷收發、面試安排等作業,為了讓客戶放心,我得每天早上搭車進竹科,協助派遣員工適應新工作環境,並即時處理客戶的問題。中午則在客戶的員工餐廳用完餐之後,再搭車回台北的辦公室繼續工作到晚上十點多。後來受不了等車時間以及巴士的冷氣,才下定決心買輛車以便新竹、台北兩地奔波。那個專案結束,被派遣到竹科的同事也順利進入T公司的HR部門,到現在還幸福地工作著。
 
 只是現在的情況又跟從前不同,現在的老闆把集團視為一個"移動式組織",除了組織本身不斷衍生新的事業體,核心事業也隨著環境不斷的變動,人員當然也要跟著移動。今天你是A公司的某部門主管,明天你就調到B公司去負責全新的事業體,而這兩家公司可能一個在內湖,一個在中和,而不是相隔一條街。如果來到這家公司上班還沒有經歷過辦公室搬遷,那表示你可能才剛來不到半年。
 
 最近協助高階主管面試幾個幕僚人員,有人問我會在哪家公司上班?以後辦公地點在哪?我會面帶微笑告訴求職者,我們在台北有哪些辦公區塊,關企有哪幾家公司,你現在應徵的是某公司某部門某職務,辦公室在某大樓的幾樓。但是你要有心理準備,你不會”永遠”都固定在這兒,如果你期待的是朝九晚五離家近的穩定工作,真的很抱歉,這裏沒有。
 
 對”行動辦公室”有興趣多瞭解的人,可以看看陳永隆老師的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nifer 的頭像
    Jennifer

    Jennifer碎碎唸

    Jenni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