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斷背山很好看,看過的人多半感慨萬千,曾經愛過卻無法長相廝守的遺憾原本仔細收藏在心裏某個角落,隨著劇情發展不斷醞釀,最後看著男主角撫著相疊的牛仔外套和襯衫,說著:" Jack, I swear..." ,許多人趁著燈亮之前悄悄拭去滑落的淚水,各有所感的走出戲院,回到真實世界。
 
 斷背山的愛情故事雖以兩個男人為主角,但在我看來其實無關性別。現實生活中,兩人共處山中而滋長愛苗、得不到社會祝福的不倫之戀、結婚對象不是一生的最愛、因為不夠勇敢而抱撼終生......這樣的愛情故事,兩個主角換做他人也可能是老少配、師生戀、女同志、親子戀...甚或兩個來自敵對的宗教、民族或家族的戀人所組成的故事。這些故事每天都會在社會新聞中上演,但為什麼斷背山會讓人如此耐人尋味?原著雖然提供了很好的題材,但是導演跟編劇卻下了更大的功夫,讓白紙黑字的虛構愛情故事變成一幕幕真實的景象,壯麗的山色風光,劇中人舉手投足間的小細節,那些影像在觀眾腦海裏烙了印,回家後再細細品味,思索著曾經錯過的愛情,憑添幾許惆悵。
 
 與其說Jack跟Ennis是同性戀,從性行為來看,我覺得Jack是雙性戀但偏好同性(over 50%),而Ennis如果在認識Jack以前沒試過跟男人上床,在跟Jack分手後也沒對其他男人產生興趣過,那Ennis應該算不上同性戀,他還是個異性戀,勉強可說是個偏好異性(over 80%)的雙性戀者。但為什麼Ennis會把Jack視為一生的最愛呢?因為他這一生中最浪漫刺激的愛情經驗是Jack帶來的,生命中的其他女性從未帶給他更甚於此的體驗,無法結合的宿命使得半年一次的相聚更添激情,Jack意外死亡的遺憾則讓他覺得這份情債應該用一生才能償還。
 
 情境所造成的假同性戀很多,例如:監獄、軍隊、學校...,最原始的生理(心理)需求找到一個暫時的出口,Ennis可能因為情境而接受了Jack的求歡,從共患難的同儕情感加上性行為後變成所謂的愛情,回到現實生活中儘管已各自結婚生子,最念念不忘的還是斷背山上的那段情,只是兩人每次偷情都跋山涉水四處野營,怪的是二十年來沒有一次真正回到斷背山上。--這一點很有意思,值得玩味。
 
 有時我會想,如果當時的社會不反對男同志在一起生活開牧場,Ennis跟Jack的結局會是怎樣?他們會有個Happy Ending嗎?我想可能沒有那麼美滿,太順利的愛情終將變得乏味不堪,也許會有另一個男同志版的《麥迪遜之橋》上演。
 
 生命中難以忘懷的愛情,真正吸引人的是愛戀的交往過程還是所愛的對象?我想每個曾深深愛過的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斷背山,你找到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nifer 的頭像
    Jennifer

    Jennifer碎碎唸

    Jenni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