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因為"油切"這個詞引起的廣告效應,媒體又開始報導一些新潮的日本外來語。另一個引起議論紛紛的是「戰敗犬」這個新名詞,泛指30歲以上的單身女性,已婚則是「戰勝犬」。
我沒有什麼日文的底子,無法去閱讀原文以瞭解更深層的意涵。如果從網路上一些零星的單身女性不平之鳴看來,似乎這個新名詞對未婚女性是較不公平的標籤。
在人才招募的過程中,經常會接觸三十歲以上的求職女性,尤其是像秘書這樣的職務類型。或許是公司要求的秘書工作時間特別長,所以應徵者多以單身或離婚的女性為多,反而遇到已婚生子的,尤其是孩子還年幼的求職者,還會勸她多以家庭為重,不見得要應徵我們這麼辛苦的行業。
單身女性還看不出有什麼失敗之處,反而是離婚女性的比例越來越高,每個人背後都至少有一個心酸不已的故事。最令人敬佩的是必須獨力撫養子女的單親媽媽,沈重的經濟負擔,縱使才華洋溢,既不能像單身女郎那樣任意瀟洒丟辭呈,也沒有雙薪家庭那種"至少還有老公"的退路可行,只能委屈求全或放手一搏自行創業。
在傳統的社會價值觀中,男性已婚者被視為比未婚者具責任感,可能會為了一家之主的重擔,在工作中更盡心盡力爭取好的待遇,形象更佳。所以有很多社會知名人士明明跟配偶早已貌合神離,相敬如"冰"卻不願簽字離婚。即使離了婚,還留有”黃金單身漢”這樣的雅號。
社會對於已婚女性的評價較為兩極,年長的未婚女性常被貼上"嫁不出去"的標籤,似乎是婚姻市場中賣不出去的瑕疵品。但在職場上卻又常質疑已婚的女性可能為了照顧家庭而無法在工作中盡心盡力,所以玻璃天花板要打破的一天仍然遙遙無期。至於離婚的女性工作者,則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因為辦公室內會流竄著各種揣測婚姻失敗的耳語,使得很多女性在離婚後不得不離開原有的工作環境以求重生。
在我看來,無論是婚姻幸福家庭美滿的已婚人士,或者經濟獨立自主能夠享受生活樂趣的單身(離婚)男女,都是真正的「戰勝犬」。至於那些處處必須依賴別人評價才能活下去的人,不管是經濟上或情感上的依賴,例如:沒得到別人讚賞就覺得自己毫無價值,等不到一個溫暖的擁抱就以為自己不值得人愛...那些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交由給他人來決定的人,都可以稱為「戰敗犬」。
其實,我比較想當「得意狗」啊!.......哈!哈!哈!王老闆,該加薪了吧?(ps.得易狗是東森得易購的吉祥物,看我是不是很狗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