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力銀行中工作機會之多,媒合速度之快,早已成為現代上班族跳槽換工作必經之路。尤其畢業季到來之際,向來最保護自家智慧財產的某人力銀行更是不惜抄襲電信業者廣告的手法,在電視廣告上大打人才推銷戰。老實說,我比較喜歡看漂亮的女秘書,不喜歡看NG菜鳥。

  另一家以求職雜誌起家的人力網站,則在一項畢業生求職調查報告中指出,私立大學畢業生使用人力網站找工作的比例明顯高於國立大學畢業生。為什麼呢?因為國立大學畢業生會透過師長或學長姐的推薦進入較好的企業工作,根本不必去人力銀行留資料讓閒雜人等騷擾。搶手的國立大學(如:台成清交)熱門科系畢業生早在畢業前就被一些大企業用「獎學金」、「國防役」、「員工推薦」等方式"訂"走,知名企業去參加校園徵才博覽會是做給"股東"跟"消費者"看的,宣傳的成份居多,若能從中找到幾個好的人才更是值回票價。

  這兩家公司我都待過,寫這篇文章不是來給老東家吐槽,純粹就個人經驗分享心得。

  要不是原來的工作讓人如坐針氈,我想大部份的人不會輕易萌生換工作的念頭。因為無論之前的工作如何順手,人脈如何熟絡,到了新環境總得花些時間重來,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

 社會新鮮人沒經驗,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跟期待何在,面試時只好逆來順受,無論求才公司出什麼花招,只要別太離譜多半照單全收。有幾年工作經驗之後,慢慢知道自己的能耐,理想的待遇跟工作環境也越來越清晰,每個人都是懷抱著千里馬尋伯樂的心情在人力網站找工作。較糗的是履歷在人力網站開啟的那一刻,所有的徵才廠商都知道你想換工作了,如果履歷設定沒做好,連現職的老闆都知道你已經打算琵琶別抱,對你不再投以關愛眼神。

 陌生應徵的尷尬,在於雙方都不清楚對方底細,每個人都怕吃了「資訊不對稱」的大虧,所以拚了命想在面談中弄清對方的底細。求才企業在面談過程是較佔上風的,除了要求應徵者說明學經歷,主考官也可能鉅細靡遺的問個不停,讓人難以招架。運氣壞的求職者,可能會遭遇粗魯無禮的應徵流程,例如:沒有接待人員或導引指標、莫名奇妙的冗長等待、主持面試的主管不斷跑離座位或接聽電話以致面談中斷、由基層或較無經驗的員工擔任主考官、像菜市場秤斤論兩似的討論薪資問題...。

 一般企業的招募作業,對於內部員工推薦的履歷表多半會較陌生履歷禮遇些。因為透過推薦人的徵信可以降低不信任感,而求職者從推薦人得到的資訊也有助於面試前的心理準備,不致於在面談時表現全然狀況外。就算不被錄取,透過推薦人也較容易獲得真正的答案,不像履歷投入大海,只能被動的等待回應。

 另一個較有效的管道是人才仲介公司,俗稱獵人頭的仲介公司主要收入來自高額的人才仲介費,求職者的年薪愈高,仲介公司的收費也隨著攀升。所以學經歷越好的人,自然會有hunter找上門來,三天兩頭向你推銷好工作。如果hunter還沒找上你也沒關係,如果從朋友那兒打聽到一兩個口碑較佳的hunter,不妨留份履歷在hunter那兒,每次換工作別忘了update最新的履歷給hunter。不過有的hunter擅長領域不同,要找對領域的hunter才不會白忙一場。

 30歲以後的上班族,不能只是埋頭苦幹,更要懂得行銷自己。在工作上別忘了結交志同道合的好友(不一定要同公司),在生活中別忘了那些能在患難中見真情的親友。希望下次被要求在應徵函上寫出三個推薦人的資料時,對你而言簡直易如反掌。

 你問我會不會去人力銀行找工作?

    哈!哈!哈! 你猜猜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nifer 的頭像
    Jennifer

    Jennifer碎碎唸

    Jenni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