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八十幾歲的老人食量不大, 常常一個國民便當兩個人共享還吃不完。

今年母親節錯過了外婆的慶祝趴, 出門前特別先打了電話到麵店確認今天照常營業, 然後再打電話向外婆撒嬌:"阿嬷, 我們今天吃鱔魚麵好嗎?"

電話那頭呵呵笑著, 從笑聲可以想像她嘴角上揚的弧度。

 

鱔魚麵店開在東園街的一間平房, 沒有顯眼的招牌, 隔壁是間小廟。

老闆夫妻倆坐在門口, 老婆正剥著洋蔥, 老闆正低頭吃小尾的煎魚。

看到我走近, 老闆起身問我要什麼? "我要鱔魚麵, 羹的油麵兩碗, 乾的意麵一碗, 都不要辣."

老闆再確認了兩次才開始起鍋炒起鱔魚來, 小小的店面只擺了兩張桌, 油煙順著排煙管排到了馬路上。

想想這樣充滿人情味的老社區, 應該不會像師大夜市那樣急著趕他們離開吧?

 

外公外婆以前住在西園路, 其實我也跟著住過一陣子, 但那是學齡前的事我著實沒半點記憶.

即使離開西園路幾十年, 外婆仍對這家鱔魚麵的味道念念不忘. 幾次買別家的鱔魚麵給她, 她總覺得口味不道地。

老闆應該有七十幾歲了, 夫妻倆守著這間小小的麵店, 從沒見過有年輕人來幫忙。

 

從東園街到木柵, 我終於找到最快的路線, 從華中橋下切入環河快速路, 盡量避開市區的紅路燈。

三十分鐘內把熱騰騰的麵送到, 門鈴聲響起, 外婆滿臉笑意迎出來~~

" 喂, 老ㄟ, 你孫女來看你了~~" 外婆一面朝著屋裏叫著。

外公正坐在外婆牀邊, 吃著一面烤吐司, 那是舅媽剛才怕他餓著給他準備的下午點心。

 

外公外婆若沒到飯廳用餐, 就是在外婆牀上鋪著餐墊, 簡單在牀上用餐。每次我送食物來也多半是在外婆牀上一起吃。

一人一碗, 外婆去廚房拿筷子跟湯匙, 外公正盯著他那碗麵,

"我來幫你開吧!" 掀開塑膠蓋, 我把碗放回外公面前, 他嘆了口氣: "連掀個蓋子的力氣都沒有~~"

"至少還有人幫你掀蓋子啊! 以後我都不知道有沒有人來幫我掀蓋子呢!" 我故作輕鬆回答著。

 

"老闆好像知道你們食量變小了哦! 現在碗都變小了耶!" 今天看到老闆裝碗時, 本來想問, 後來想問也白問, 當然是漲價啦!

外婆也說應該是漲價了, 現在鱔魚很貴呢! 她一面吃一面說: "我最喜歡這種羹麵了, 味道酸酸甜甜更好, 鱔魚脆度也好~~"

外公半天卻只吃了幾口, 不知道是因為吃了烤吐司不餓, 還是因為手沒什麼力氣, 連挾幾根麵條都很費勁。

以前他吃得快些, 吃完會摸摸肚皮, 抿著油油的嘴說: "哇~~吃得好飽!"

現在做什麼都好像很累, 只想躺回牀上。

 

外婆開心的吃完她自己那碗, 說著好久沒吃這麼多東西了, 常常吃不下什麼東西。

接著我又拿出兩塊菜燕(洋菜), 是向麵店附近的小販買的, 也是上了年紀的阿桑在賣的。

外婆叫我自己吃一塊, 她跟外公分享另一塊就行。

我一面吃一面說:"吃這個菜燕, 就會想到以前外婆會做菜燕給我們吃哦! "

外婆聽了開心笑著:"是啊! 妳都還記得..."

"吶! 你也吃一口吧!"外婆把手上那塊洋菜遞向外公, 我接過手來, 拿近外公嘴邊讓他咬一大口。

"菜燕軟軟的不用咬, 很好吃吧!"

"是啊! 老ㄟ, 這吃了吞到肚子涼涼的很舒服呢!" 就這樣一人一口, 他們吃完了一大塊洋菜。

 

離開前, 外婆開心向我道謝, 說好久沒吃得這麼滿足。一直都會想那個鱔魚麵的味道。

其實我不大會分辨好壞, 但外婆喜歡的口味, 除了手藝, 應該還摻了懷念的滋味吧?

今天看著老闆煮麵的背影, 我竟有一度心裏想著: "老闆請你千萬別歇業, 在外公外婆有生之年, 我希望他們一直能嚐到這味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nifer 的頭像
    Jennifer

    Jennifer碎碎唸

    Jenni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